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原油 >> 原油优势 >> 正文 >> 正文

从上海原油期货入手,如何促进人民币国际

来源:原油 时间:2023/6/8
斑鸠菊注射液 http://baidianfeng.39.net/a_xcyy/141021/4498838.html

虽然上海原油期货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作用具有时变性,但多数情况下仍对人民币国际化产生正向促进作用。本文结合金融开放、能源变革及节能减排等大环境,对完善上海原油期货市场、形成能源结算机制及原油期货金融产品创新等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使上海原油期货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为人民币国际化开启新进程。

一、完善上海原油期货市场

近年来,中国金融市场开放呈现了自主有序、扩张力度大、覆盖范围广等特点,金融市场开放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例如:基本建立了外商投资准入制度;完全取消对银行、证券、基金管理以及期货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同时大幅度拓宽业务范围等。

在此金融开放的大背景下,中国期货市场会迎来更多的国外个人投资者与国外专业的金融机构,并且大多数国外金融专业机构都采取混业经营的模式。虽然上海原油期货自上市以来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我国在国际原油市场上掌握定价话语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大背景以及混业经营的经营模式都对上海原油期货市场自身及其监管制度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在此对完善上海原油期货市场提出以下三条建议:

(1)优化上海原油期货市场的交易机制

通过以下方法优化上海原油期货的交易机制,例如:长期对交易者实行优惠政策、对做市商机制进行优化改革、简化境外投资账户开户流程,缩短境外投资账户开户时间,为国际原油贸易提供便利以及在原油期货交割方式上进行创新,探索实物交割、现金交割、期货转现货等多样化的原油期货交割方式。

(2)加快原油期货相关金融产品的创新

例如:推出以上海原油期货为标的物的EFT基金、公募CTA资管产品用以投资上海原油期货、原油期权及成品油等能源期货品种等。加快上市上海原油期货相关金融及金融衍生产品。

多样化的原油期货金融产品为交易者提供更多的交易思路,满足更多投资者的需求,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交易选择,为上海原油期货市场提供更多的资金流动。充足的资金流动性将对人民币国际化发展产生强劲的正向促进作用。

(3)强化建设市场监管体系

完善的监管体系能够使上海原油期货市场规避诸多的经营风险、市场风险等。通常来讲,监管体系由内外两部分组成,对于上海原油期货市场而言,上交所的监管体系就是市场内部监管的重中之重。

一方面,上海原油期货市场应配合《期货交易所管理办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强化自律监管,建立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度量、风险管理在内的风险管理系统。

另一方面,上海原油期货市场应当参考借鉴国外成熟的原油期货市场的监管制度经验。学习国外期货市场监管制度与国内的不同之处,为上海原油期货市场能够与国外监管机构进行良好沟通与合作做出努力。

二、形成“新能源-人民币”结算机制

当前世界能源体系正迎来第三次改革转型期,煤炭、原油、天然气等传统化石能源在-年的增长率不断下降,甚至在年跌为负增长,随后增长率几乎为零。

而在同一时间段,全球可再生能源总量的平均增长率达到8.37%,由此见得,能源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国际资本投向在未来会向新能源侧重,会逐渐形成新的能源金融市场。在新能源逐渐登上历史舞台的时代大背景下,我国又拥全球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为我国在国际市场上争取新能源定价权提供了极好的技术保障。

以上,新能源转型以及技术优势形成“新能源-人民币”结算机制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本文为我国发展“新能源-人民币”,争取新能源定价权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我国应致力于发展绿色金融产业。例如:通过为绿色发展制定指标并纳入监管制度,以此达到改善绿色金融市场环境的目的;对金融机构的绿色产业金融业务提供货币政策优惠,以此为绿色金融产业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入;进行新能源产业相关人才引入,提高国内对新能源产业的认知,引导国内投资者对新能源产业进行投融资行为。

第二,我国致力于完善人民币对新能源产业的计价结算机制。例如:通过绿色债券融资等方式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降低新能源使用成本,拓宽新能源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使用范围,为新能源金融市场提供足够的市场需求,接着逐步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人民币—新能源”产业体系。

三、发展碳金融市场

目前,世界能源体系正处于第三次改革转型期,传统能源使用占比逐渐下降,新能源开始兴起。近十年来,全球可再生能源的增长率不断上涨,平均约可达到8.37%,而全球传统能源增长率却不断下降,可见新能源将成为新的发展趋势,能源结构将会发生重大的变化。

我国不仅提出建设能源节省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倡议,同时表示将分别在年、年以前争取实现双碳目标。通过以上可以得知,无论是世界能源发展大背景驱使还是中国政策指引,发展碳金融市场都以成为新的发展机遇。

通常碳金融市场是指某种金融市场主要服务的对象是致力于能源节约、以绿色产业为主的贷款、直接或间接投融资等一系列相关金融活动。其中,碳排放权是一种非常具有发展前景的商品。专家推测,碳排放权具有一定的潜力,能够超过原油等大宗商品,成为国际市场上交易规模最大、最有发展潜力的商品。

鉴于碳排放权的商业化属性以及迅速增长的市场体量,如果我国能够形成“人民币—碳排放权”的结算体系,将为货币实现国际化发展产生极为强劲的正向推动作用。为了稳步推进碳金融市场发展,把握人民币国际化的时代机遇,本文提出一以下几点措施建议。

第一,致力于扭转碳排放权商品属性扭转为金融属性。通过将碳排放权与期权期货、证券及股票等金融产品及金融衍生品相结合,形成多种多样多用途的碳排放权相关金融产品,以此将碳排放权由商品属性扭转为金融属性。

第二,向金融机构提供政策优惠,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参与碳排放权相关交易,创新碳排放权相关金融产品。第三,面向社会各行各业实施碳排放权相关交易的市场准入政策,国家相关部门联合金融机构合作,向各行各业提供资金支持与政策优惠,鼓励更多行业、更多企业参与碳排放权相关交易,扩大其交易市场。

四、时代背景赋予了未来契机

时代的发展背景也为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带来了很多的契机。

(1)“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发展

首先,“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强化了我国与沿线国家之间的资金流通,扩大了人民币在沿线国家中的使用量,提高了人民币在沿线国家中的认可度,从而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产生了正面影响作用。

其次,“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必然伴随公路、铁路、高铁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增加。由于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前期投入高、建设周期长与投资回报期长等特点,因此需要大量的信贷资金支持,这也更加体现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性。

此外,“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要求各国应努力消除投资和贸易壁垒。这一举动不仅促进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同时也为我国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打造了坚实的基础。再次,“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加强了我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联系,各国相关部门共商发展大计与合作大计、协商合作规划,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

(2)能源转型引发国际货币体系变革

目前世界能源体系正处于第三次改革转型期,传统能源使用占比逐渐下降,新能源开始兴起。近十年来,全球可再生能源的增长率不断上涨,平均约可达到8.37%,而全球传统能源增长率却不断下降,可见新能源将成为新的发展趋势,能源结构将会发生重大的变化。

能源是实现货币国际化的重要载体,能源转型引发国际能源结算货币体系呈现新特点。通常情况下,在货币国际化的演进路径中,实现货币计价结算功能的环节则与原油等大宗商品交易息息相关。

同时,新能源在世界能源中的使用份额不断增加,这一能源发展新格局将改变国际资本投向,推动国际货币体系变革,为实现“新能源-人民币”资源货币的绑定提供了机遇,进而为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带来新机遇。

结语

不久的将来,绿色投资将在国际范围内快速发展。而中国拥有全世界体量最大的碳市场,因此为我国构建碳金融市场提供了坚实的题零基础与市场需求基础。倘若人民币能够成为发展前景极好的碳交易市场与碳金融市场的计价结算货币,这将在极大程度上扩大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的使用规模。

因此我国若能牢牢把握时代发展的机遇,及时建立碳金融市场,将助力人民币进一步登上人民币国际化的世界舞台。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51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