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做人没下限!”“没下限”这个词,现在多用来质疑一个人的操守品德问题。谁知道,就在这几天,中国银行投资理财产品原油宝,竟然活生生上演了一幕掉进“没下限”陷阱的悲剧。
类似其他许多商品物资投资,诸如贵金属等。纸原油也存在较高的风险。但这样的风险一般都有个限度。投资者在首次进入高风险投资领域时基本都会被要求做一个风险承受力评估。其中风险最高的等级就是R5,对此的描述就是在最糟糕的情况下,“可能亏损完全部本金”。也就是说,颗粒无收,亏光血本。当时买进去多少钱,一分都拿不回来。但即便如此,也都没有出现过“本金没收后,可能加倍欠债”的风险提示。而此次中国银行原油宝穿仓事件,恰恰就出现了这样的奇特现象。投资者除了本金全部亏损,还被追讨数倍的欠款,如果不及时偿还,更会被纳入个人征信系统……大伙儿一下子全炸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离奇的亏损,要从纸原油的展期机制说起。纸原油产品对应的是国际原油的期货合约。作为期货,每到一定时间都会要求结算交割或者移仓。作为纯投资类型的纸原油产品,银行既没有资质也没有能力开着货轮去实物交割,所以时间一到,就必须选择移仓这一条路。
每当移仓启动时,纸原油平台会将手里的单子售出,在国际市场上寻找买家接盘。如果是热门畅销商品,这个过程可能会顺利结束。如果是冷门滞销商品,无人问津,那么平台就会逐步降价,20块没人要?19块、18、17、16……在价格下跌的过程中不断与愿意接受的对手盘成交。由于时差关系,再加上移仓的数量相当庞大,这个过程一般交给软件来进行自动化的管理。
问题是,软件的设定逻辑是基于正价格的基础上的。我们在中学的时候就知道:“商品的基本属性是价值和使用价值。”任何商品,都是有价值的。而最低的价值,就是不要钱:“白送”。所以商品的价格有一个底线,就是“零”。当不断下修的过程中,商品价格会无限趋近于零。所以最坏的结果,就是此商品白送。本金全部亏损,到此为止。
基于此逻辑,对于做多、也就是认为商品价格会上涨的买家而言,价格越低,越是做多的机会。单价越低,相同成本能够买入的商品越多,将来的收益越大。举个例子,当10块单价买入一份商品,在以后涨到20元抛出,那收益是10元,收益率是两倍。而当单价1元时,用10块钱可以买入10份,涨到20元抛出收益达到元,收益率是20倍。当单价是0.01元时,用10块钱可以买入份,涨到20元抛出收益达到00元,收益率是0倍!请注意,这是在没有杠杆的机制下实现的。而且从一般的常识理解,单价越低,亏损的风险越小,收益的概率越大。所以当原油大幅下跌的过程中,会吸引大量的买家疯狂买进多盘。
可是,从现在起,教科书的内容需要重新理解了。商品的最低价值不是白送,而是花钱求你买下它。由于产油国恶性竞争加上新冠疫情,原油产量供远远过于求,而石油不是牛奶,没办法往下水道一倒了之。当大量生产的原油无处可去之时,全球最大的期货期权交易所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启动了负价格机制。也就是每卖出一桶原油,除了白送,还要支付给买家一笔费用,让对方把货提走。
这个负价格的机制,就好像打开潘多拉的魔盒,一下子把原有的底线给打破了。“零”,这个原本坚不可摧的价格防线,瞬间变成了数轴上一个微不足道的数值而已。下限的意义荡然无存。
让我们再思考一下当自动降价机制遇到负价格环境,会产生如何灾难性的后果。原本价格下修到零就终止的行为,现在会继续往负值走。最要命的是,负值是没有下限的!-10元,-20元,-30元……只要没有对手盘出来接,降价机制就会把价格不断往深渊里推。直到有对手盘实在经不起价格的诱惑,愿意出手来接为止。
相反,如果此时建立买空也就是看跌,结果会如何呢?原来正价格机制下,假设单价10元时买空,价格跌到零元就结束了。此时的收益是10元,就是一倍。这也是没有杠杆下做空的极限值。但当负价格机制开启,故事就不一样了。单价10元时买空,价格跌倒-10元平盘,收益是20元,收益率两倍,-20元平盘收益率三倍,-30元平盘收益率四倍。由于倍数效应,越接近零时做空,同等成本下跌的收益总额越大。比如一分钱时买空,买到的仓位数量就是10元时的倍!
在负价格机制出台后,国际上的空头绝对是充满好奇并跃跃欲试的。当这些人都看到了还有一些大型持仓机构迟迟没有进行移仓,怎会“袖手旁观”。哪怕是利用一丁点的空单,利用乘数效应都可以获取巨大的利润,更何况国际原油市场还有杠杆。就这样,一边是看着价格越来越低,兴奋不已不停补仓的中国用户。一边是窥探到负价格机制的爆炸性利润,守株待兔期待收割的国际空头。4月20日晚上22点,中行原油宝启动移仓。这一幕大战,或者不如说是屠杀,惨烈上演……
4月21日,原油收盘价公布,最终定格在-37.63美元/桶,也就是人民币-.12元/桶!其中接盘的,不乏为了抵消原油价格下跌亏损而反向做空的原油生产方。这实在是太讽刺了,贴钱把石油卖给了产油国。就好像在街上有个卖水果的,开价10块钱一斤,来了一个顾客偏偏说:“别卖了,我这有一样的水果,不要钱白拿走,我再给你40块一斤的交通费,收摊吧”。听起来不可思议,但在这样巨额的利润下,哪怕石油库存再多这些空头也会找到办法的。
而作为原油宝的用户,在第二天起床后,陆续发现了自己账目上的超额亏损,这场史无前例的原油穿仓事件就这样在世人惊愕的见证下发生了。
值得警惕的是,只要展期移仓的自动削价机制不做相应修改,在负价格时代,国内的所有纸原油机构都可能面临再一次的空头爆击。而下一次的移仓时间,也就是在短短的20天后……
环球百态,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2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