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奇怪的现象,中国的“两桶油”在油价大跌时,常常出现亏损的情况。有人不解,世界油价都大跌了,理应原油成本更低啊!原材料价格都低了,而成品油对外价格降低的不多,两桶油不赚钱怎么可能?为了把这事说明白,我们分成两部分来谈这个问题。一是自己开采原油的情况,二是进口原油的情况自己开采油的情况近一个阶段,国内成品油随着国际油价的大跌,降了一些,但是现在已经降不下去了,为什么会这样?两桶油对外说是因为亏损,我们看看亏损在哪里。1、整体油价下降,国内钻探和开采的成本并未降低。我们国家的原油开采,成本是比较高的,每桶成本在50-60美元之间,相比美国20美元左右的成本,高了两三倍。和沙特等中东国家比,人家是9美元一桶的成本,我们和其差距也是非常大。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我们自己开采,那就是赔钱。2、中石油和中石化在海外也有分厂。作为国际化的公司,中石油和中石化在海外也有开采原油的分厂,但这些分厂也绝对不会有沙特般的超低开采成本。目前,国际的实时油价,美国WTI原油昨日降到了11美元左右一桶(4月22日价格),今日涨到了17.18美元一桶。而布伦特原油昨日是17美元左右,今日是涨到了22.18美元。(WTI是美国的实时油价,布伦特是欧洲市场油价)即使回涨了一点,对于中石油和中石化来说,海外油价还是低迷,而且还会低迷。但,海外开采成本依然高昂,现阶段,这海外开采也是个不挣钱的买卖。所以说,“两桶油”很大一部分亏损来自于油价降低了,而开采成本依然高居不下。如此一来,不赔钱才怪。仔细对比,中石油的原油开采业务量要比中石化更多,因此,原油开采带来的亏损也更多。进口原油的情况很多网友看来,中石化和中石油是会从国外大量进口石油的,但现在国际油价低了,可谓成本大大降低了,应该能挣很多钱的,可情况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1、原油作为大宗货物,做不到随时大量进口的。原油这物资太重要,近年,有太多战争就是围绕着这资源展开的。按道理来讲,这个低油价阶段,我们大量进口原油,然后储存起来,在油价涨起来的时候,铁定就能大赚一笔。实际上,不是这样的,临时提出的大量进口原油,沙特等海湾国家组成的联盟并不会同意。这玩意,真不是说要大量进口,就能做到大量进口的。石油其实并不是完全的市场主导,它被很多只手操控着,特别是有一个叫“美国的手”,操纵更多。2、我国有石油保护机制,这对两桶油很有影响。何谓石油保护机制?就是在国际油价低于40美元一桶时,不再跟随国际油价继续调低油价,国家把低于40美元的差价,全部纳入石油风险准备金,统筹用于节能减排、提升油品质量、保障石油供应安全,以及用于应对国际油价大幅波动而采取的保障措施的资金来源。举个例子,如果进口油价加运输成本是20美元一桶,那么国家每桶收走40-20美元=20美元。本来,靠着低成本,两桶油可能有利可图,国家这一策略,让两桶油没有办法享受国际低油价带来的更多利益。大家想一想,一来不能随意大量进口原油,二来国家会收走差价当风险金,那么两桶油怎么能不亏?为什么不把我们的开采停了,然后逐渐加大进口原油量呢?看到前文书,大家都知道了,两桶油的原油开采成本非常高,那么为何不停掉,然后逐渐加大进口量,让进口石油完全代替我国开采的石油呢?1、石油是是什么?是重要的战略物资。石油如果全靠进口,一旦国际形势恶化,美国等西方国家只要控制住我国的石油进口,那么,仿佛我们的脖子被人顶上了刀。没有自有石油供应的情况下,一场战争,很快就会将储存石油用完,到时候该怎么办?俯首称臣吗?基于这个原因,哪怕我们的石油开采成本高,也必须长期开采,可以控制少开采,但绝对不能不开采。2、如果全依赖进口了,我们临时启动石油开采是很难的。如果我们全依赖石油进口,那么一旦有什么紧急问题,启动新一轮的石油生产太难了。中石油现在有万员工,中石化有62万员工,如果这二百多万熟练工人解散了,在紧急情况下,想要重新启动生产,如何能快速培养万熟练工人?努力培养出来了,说不上我们也已经大大处于劣势了。3、如果全依赖进口了,油价高涨的时候,我们的灾难就来了。我们国内的两桶油,就像家里的空调一样,是保持恒温用的,当国际油价过低时,我们会降,但不会过于低。当国际油价一百多时,我们国内的开采油,对市场油价又有个稳定的作用,不会让其涨得太多。所以,我们不能因为暂时的低油价,而把我们的石油开采停了,哪怕成本高,也得顶着,因为这关系国计民生,关系国运。整体来说,国际油价大降,而我国两桶油却亏损的原因是:一是市场价降低了,但我们两桶油的原油开采成本并没有降,二是无法趁势大量进口原油,三是我国的石油保护机制,导致两桶油并没有从国际低油价获得多少利益。来源:平安贵州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10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