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原油 >> 原油优势 >> 正文 >> 正文

OPEC用尽浑身解数油价为何欲涨还跌新

来源:原油 时间:2023/1/28

来源:期货日报

在传统的经济模型以及基本面分析中,我们都认同供需决定价格,供给或者需求的大幅波动也会大幅影响到价格的走向,但是原油市场最近的走势却引发了我们对这一供需理论应用前提的思考。

原油“不走寻常路”的价格逻辑

9月14日,随着沙特的“一声巨响”,国际原油市场立刻变得紧张兮兮。报道称,沙特两处重要的石油设施被无人机攻击,袭击导致沙特近一半的石油产量被削减,减产幅度高达万桶/日。要知道在这次袭击之前,沙特已经非常努力地在执行减产计划以支撑油价。大幅减产之后再遭袭击,沙特可谓苦不堪言。

痛苦的可不止沙特,原油市场的空头持仓者度过了历史上最难熬的一个周末。自今年以来,原油市场的基金空头就占据了主导地位,周末突然性的袭击让基金经理们来不及调整仓位。周一开盘,原油价格瞬间高开14%,并且创造了30年来最大单日涨幅。

按照常理来说,沙特如此高额度的断供肯定一直会支撑原油价格维持在高位,但随后市场却快速下跌,仿佛忘记了就在昨天油价的涨幅还创造了历史纪录。随着10月OPEC月报的公布,我们也终于能够清晰地了解这一事件的最终影响——沙特原油产量降至9年来的最低位,OPEC原油产量降至10年来的最低位!

图为供给需求模型

那么这一次断供,或者今年OPEC这么努力的减产,为何就是拉不起油价呢?

根据历史上统计的OPEC减产对于油价的影响,我们发现主动减产与被动减产所带来的油价涨跌是不一样的。

主动减产顾名思义就是OPEC国家感到油价已经到了只有更低没有最低的地步,再不出手制止跌势价格可能会继续下探,这时候OPEC为了维持原油价格的相对稳定,商议减产总量然后分给各个成员国去执行。而被动减产则包括恐怖袭击、战争等难以预料且事发突然影响重大的减产,这些减产让投资者措手不及,不管是期货市场还是现货市场的价格都会经历一次较大的波动。

我们列举了几次主动减产与被动减产的过程与油价涨跌变化,便于我们进一步探讨原油产量大幅下滑对于价格的最终影响。

被动减产往往能够托起油价

被动减产一:第一次石油危机

第一次石油危机发生在—年,以第四次中东战争为导火索。这一次中东战争中,美国支持的以色列与中东各国之间的矛盾愈发激化,为了抗议美国的这种行为,阿联酋宣布对美国实行石油禁运,随后其他中东国家纷纷响应,禁运持续到年。在此期间,OPEC原油产量由万桶/天下滑到万桶/天,降幅高达万桶/天。与此同时,原油价格也从低位的2美元/桶一路上涨到11美元/桶,这在当时的年代似乎难以想象。虽然是OPEC成员国主动实施禁运,但我们认为这次减产应该算作战争状态下的被迫为之,并不能算作OPEC为了稳定油价而做出的行为。

这一次被动减产,是在全球经济高涨的时期发生,需求端强势让需求曲线得以稳住,但供给端的大幅减产使得供给曲线大幅左移,原油价格最终得以创造历史新高。

被动减产二:第二次石油危机

第二次被动减产最好的案例就是两伊战争引发的减产,这一事件发生在—年,当时伊朗推翻了亲美政府,正式成立伊斯兰共和国。随后美伊断交,伊拉克入侵伊朗正式拉开了这场石油危机的大幕。在此期间,两伊战争的双方互相攻击对方的油田炼厂和管道,企图打掉对方国内收入的主要来源。受此影响,伊朗和伊拉克的原油产量和出口量大幅下滑,OPEC原油产量由万桶/天下滑至万桶/天,降幅高达万桶/天。在此区间原油价格波动异常剧烈,年年初,原油价格首次突破20美元/桶大关;年,原油价格再次突破30美元/桶;到年,原油价格已经接近40美元/桶。

这一次被动减产,是中东乱局的一个典型案例,产油国之间的摩擦让投资者感到恐慌。一方面,作为国家主要收入来源的石油出口,在每一次中东战争中都是被打击的对象,供给端的不确定性加剧了原油价格波动的风险。另一方面,战争的比拼就是消耗和持久性,当然包括石油物资的消耗,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原油市场的紧缺程度。

图为—年原油价格走势

主动减产不一定能够托起油价

主动减产一:传统石油与页岩油的旷世对决

—年是国际原油价格经历“绝望”的一年,在页岩油产能爆发之下,以OPEC为代表的传统原油生产商意图将其掐灭在摇篮中。于是,在全球原油需求缓慢上行的同时,全球原油供给却经历着井喷式的增长,页岩油的大规模产出叠加OPEC努力增产,原油价格也从年的美元/桶,急速下跌至27美元/桶。随后低油价下的市场开始拉动需求的上升,但多余的现货始终充斥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原油价格在40—50美元/桶区间振荡。

年年底,承受不住低油价和国内外汇储备快速消耗的传统石油生产商开始向页岩油妥协,OPEC开启了新一轮的减产计划,并在随后的一年半时间里持续推动原油价格上行,原油价格于年10月达到了86美元/桶。

这一次减产有着明显的特征,那便是需求无隐患情况下的供给严重过剩导致的价格低位。在OPEC减产之后,供求理论发挥作用,需求曲线右移,供给曲线左移最终将绝对价格推升至高位。

主动减产二:需求隐患叠加经济下行的无奈之举

与主动减产一不同的是,我们所要介绍的主动减产二却没能持续支撑原油价格的上行。这一次减产就是在需求隐患叠加经济下行背景下,原油价格持续弱势下OPEC的救市行为。年四季度,受到美国取消伊朗制裁的影响,原油价格快速下行,短短3个月就经历了30美元/桶的跌幅。对高油价仍然抱有希望的OPEC决定延长减产,并且沙特主动超额减产以支撑油价。

图为OPEC原油产量变化

年4月之前,油价经历了一次回暖反弹,但之后风险频发,油价再次回到弱势格局之中。9月,沙特原油设施被袭,原油产量大幅下滑,OPEC整体产量也已经跌至10年来的最低值,但油价仅仅维持了一天的涨幅之后便开始继续回到低位盘整,市场对这一次产量的大幅削减选择了视而不见。

这一次减产过程中,前半段市场所经历的逻辑与主动减产一类似,油价最终企稳回升,但后半段的市场走势给了我们研究市场逻辑的好机会。后半段中,需求的预期悲观加上经济的下行已经让市场难以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3365.html